????燈籠即便是個再怎么知這個世間的法器,也無法勸說任何人改變?nèi)魏沃饕?,所以老儒生和燈籠,不過是算是這個世間存在的最久和活得有些長的兩個人閑話一番。
????最后的事情,還是要落到慧稠僧頭上。
????老儒生重新回到大雄寶殿前的時候,慧稠僧已經(jīng)快要睡著了。
????老儒生拍了拍慧稠僧的肩膀,也不管他是不是就已經(jīng)清醒了,反正是自顧自說道:“我要回去了,你要是真熬得住,就熬著,熬不住了,就站在我身邊,如何?”
????老儒生這三言兩語之間,就是要將佛教重新拖入某個局中。
????慧稠僧沒有想,當即便拒絕道:“我熬不了多少年了,就要去見立教僧了,不過觀樓年紀還小,還能多活些,只怕是還能看到些之后的光景,至于好不好看,又怎么看,都是年輕人的事情。”
????這一次禪子離開佛土,要去學宮,自然是為了先解開心中之事,之后去洛陽城,便是為了解開佛教與山河之事。
????這種事,就好像是看著一個十分復雜的繩結,有人選擇一刀便劈開,那固然是最省力也最直接的辦法,但是佛教也好,還是慧稠僧也好,他們所思所選,便是真正耐著性子,去蹲在那繩子旁邊,一點點將其解開。
????這樣真的挺麻煩的,但麻煩歸麻煩,總歸不會損害那根繩子。
????老儒生其實早就想到慧稠僧要這么說,也不覺得有什么失望的。
????他只是有些感慨的說道:“其實這座人間,你本來該好好看看的,整日待在靈山,所以便不如我了?!?br>
????慧稠僧待在靈山,這是迫不得已,畢竟整個佛教,也只有他和慧思這兩個圣人而已,若是他離開靈山,后果不堪設想。
????反倒是老儒生,什么都能拋棄,說在世間行走一千年,那便真的能夠在世間行走一千年。
????慧稠僧說道:“其實我在某本書上看見過某句話,覺得還是有意思,不然你也看看?”
????老儒生搖頭道:“書看得太多了,人間也看夠了,我得把最后的事情辦完,然后抓緊離開這座人間了。”
????慧稠僧就好像沒有聽到老儒生的這番話,徑直說道:“那本書上最有意思的一句話叫做大道朝天,各走一邊?!?br>
????這其實也是慶州府和都州府那邊的方言,不過原本應該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寫書的那位,少年時候便在都州府求學,或許之后才會有這么一句話寫下來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