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生產就不得不聊一聊原時空二戰德國的工業生產情況。小胡子行政的一大措施就是排斥標準化為代表的大工業生產。在二戰以前,標準化是美國工業的專屬傳統。毛子是在二三十年代引進美國技術和設備,順帶引進的部分標準化生產流程和技術。
????舉例來說,謝饅頭的零件幾乎都能互換,野戰就能完成大修。所以謝饅頭的品種繁雜,各種魔改層出不窮,并不會加重后勤的負擔。毛子的t-34系列,也應該有一定的通用性,幾輛損壞的坦克肯定就能拼出一輛好的。
????而德國的坦克零件通用性很差或者沒有通用性,坦克大修必須返廠。不但是坦克,其他車輛也未能幸免。
????眾所周知德國的半履帶裝甲車種類型號繁多這一點大家其實都是知道的,那到底多到什么程度呢?
????就拿sdkfz?251裝甲車舉例,第一輛sdkfz?251半履帶裝甲車的原型車在1937年出廠,該車從1938年開始量產,并于1939年夏交付陸軍使用。在二戰中,251裝甲車根據車體構造不同共分為a?b?c?d四種子型號基型車,根據安裝不同的軍用武器和設備,251裝甲車又分為23種官方變型車和其它改型。
????整整23種!這還是sdkfz?251一個型號的變種!!
????如果把二戰德國所有型號的裝甲輛都統計出來的話恐怕會達到上百種。
????最為致命的是如此繁多的型號里,就算是同一種型號也會出現零件不匹配的情形。sdkfz251半履帶裝甲車同樣部位有6個輪子,有三個不同的樣式。同樣是外號“騾子”的半履帶卡車,德國在不同的生產廠家里生產出來的東西,外觀甚至是內構都完全不一樣……
????這簡直就是要坑死后勤部門的節奏!
????結果可能是快被逼瘋了,德國的工程師們提出了e系列坦克計劃,也就是通用坦克計劃。他們破天荒的強調了“通用”o(╯□╰)o
????不可否認e系列的設計理念較為先進,其通用化的設計思想也相當富有前瞻性。但隨著德國在戰爭中節節敗退,小胡子將希望寄托于各種稀奇古怪的新式武器,留給e系列的研發資源并不多。e系列也沒能真正投產并發揮設計中的用途。最后,隨著第三帝國的垮臺,e系列和其他各種新奇的設計方案一起被盟軍繳獲,淪為后世軍事愛好者們的談資。
????看著幾位負責人面面相覷,雅尼克冷笑一聲。“如果諸位解決不了標準化和通用化的問題,那為了保障后勤部門的便捷暢通,軍隊只會采購一家公司的產品。”
????恐嚇了一句后雅尼克走到讓安妮事先準備好的小黑板前。“現在來談談坦克的設計。諸位應該都知道戰艦傾斜裝甲吧?它的目的是在水平面厚度增加,并使炮彈有滑跳的可能。戰艦既然能這樣設計,那坦克為什么不呢?假設厚度45的裝甲傾斜30°,那實際上的正面水平厚度=45s30°=90。”說著拿起粉筆刷刷刷的畫了幾條線。
????“傾斜裝甲的按傾斜的角度裝配好后,如果在戰場,來襲炮彈彈道是一條拋物線軌跡,在上升階段或基本水平時接觸到傾斜裝甲,那就會有明顯的防護效果,因為炮彈與裝甲面的接觸角很小,極晚產生跳彈,假如不跳,擊穿的厚度也確實等于在原本厚度下是延長了。”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可視攻擊時出現,比如單兵反坦克火箭、反坦克無炮等等,還有就是坦克之間的可視距離對抗射擊。因距離較近,彈藥攻擊時一般彈道還處于上升階段。
????看著這幾位企業大佬頻頻點頭,雅尼克心中不由暗爽。“坦克炮可以用50口徑的,不過需要后期可以升級到。傳動后置、扭桿懸掛、引擎橫置。時速要達到45~50千米每小時。越野行程要達到200公里。”至于發動機,采用的依舊是汽油發動機。雖然很多人以其省油,可靠還有不易燃燒的特點認為柴油機是作為坦克發動機的最佳動力選擇,可以現在的德國科技根本造不出完美的柴油發動機,十年后換上柴油機還差不多。
????畢竟原時空二戰德國擁有最好的柴油機技術,相關產品技術含量高。空軍的容克-86r特種高空偵察機就用的柴油機(這玩意實用升限能達到14400米,堪稱后世的u2),海軍的潛艇和戰列艦也都有柴油機,陸地上也有邁巴赫的大功率柴油機。甚至蘇聯的v2發動機都是引進德國技術弄的,而毛子最開始也想把這個發動減重以后裝飛機上使喚,所以才用鋁造這個玩意。可惜技術不過關,于是乎還是用在地面,居然就成了蘇聯坦克的標準動力。
????可最大的問題是能源缺乏,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德國的石油根本無法滿足需要。德國燃料供應23靠煤制油化工,煤合成汽油的成本遠遠低于煤合成柴油。13的燃料靠羅馬尼亞的坡羅耶斯蒂油田提供石油,這一部分石油提煉的柴油主要供應海軍。所以,從戰略的需求考量,德國陸軍不得不去柴油化,全面使用汽油發動機。
????說了一通后戴姆勒-奔馳的負責人舉起了手。“殿下,我有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