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雅尼克是打算仿制美國b-17的,可美國已經在幾年前就開始研制并試飛了b-17,他要是再畫出一模一樣的設計圖,不得遭人笑柄。
????思來想去,他想起德國是有自己的重型轟炸機he-177。
????因為油料和兵員資源有限,德國的空軍一直都是一支巨大的戰術力量,盡管體量龐大,可只停留在了戰術層面上。
????而且可能是因為斯圖卡的表現太過出眾,德國空軍對俯沖轟炸的癡迷達到了一種偏執的地步。
????當然,這種癡迷也是有其道理的。因為這個時代的局限性,水平轟炸的轟炸精度實在低到讓人崩潰。即便是以光學儀器著稱于世的德國,在轟炸機瞄準轟炸的方面,也并沒有什么太好的解決方案。
????這時候往往一次俯沖就能精準的摧毀橋梁或是碉堡的俯沖轟炸機便成了德國空軍的信仰。
????可不管是癡迷也好,信仰也罷;讓四發重型轟炸機也擁有俯沖功能,這就有點過分了。
????德國空軍高層憑借著自己的好惡,要求德軍裝備的一切轟炸機都必須具備俯沖轟炸功能!時任德國航空技術局局長的恩斯特烏德特甚至認為沒有俯沖轟炸能力的轟炸機根本就不值得生產。
????在這種不合理的要求逼迫下,he-177轟炸機竟然采用了雙聯動布局――在一側機翼上安裝兩臺發動機,但只驅動一個螺旋槳,使四發的重轟炸機從外形上看就像是一種雙發中型轟炸機。
????不難想象這種雙聯動耦合發動機的可靠性得差到什么地步。
????首先安裝雙聯動發動機的機艙空間本來就非常小,而起落架的液壓裝置還必須硬擠在里邊,結果導致液壓裝置漏出的液壓油一接觸到灼熱的排氣管就燃燒起來;其次是回油泵太大,當飛行高度超過6000米時,油就會產生空泡并且起沫,從而導致潤滑失效;第三是高壓噴油泵的泄漏。此外,發動機的位置離機身太近,沒有足夠的空間安裝防火隔層;各種電氣線路之間靠得太緊等都增加了發動機空中起火的危險。
????在亨克爾公司制造的8架原型機中,就有2架因為發動機著火而墜毀(分別為he-177v4和he-177v5);其他幾架也經常出現空中著火或發動機過熱問題。因此,人們戲稱he-177為“空中打火機”。這種糟糕的表現使飛行員們對該機滿腹怨言,沒幾個人喜歡駕駛它出征。
????就連帝國元帥戈林也不得不承認“叫四發轟炸機俯沖,這簡直是胡鬧!”。但是,懊惱歸懊惱,戈林并沒有下令改變he-177的設計;整個德國空軍也沒有表現出對重轟炸機的強烈需求。可見,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變的。
????而雅尼克早早便踢掉了這個沒遠見的恩斯特烏德特,命令he-177在設計時就采用類似美國b-17那樣的單獨四發結構,大大的提高了發動機可靠性。
????而且他早在幾年前偷偷“請”來了大英帝國勞斯萊斯“梅林”航空發動機的總設計師,在眾人的通力合作下如今的德國航空發動機性能已經擺脫了原時空的窘境。
????至于限制產量的各種稀有資源,也得到的大幅度的改善。后世波蘭就是世界級的銅礦產地;奧地利的鎢礦已經處于開采狀態;利比亞的石油隨時可以進入大規模生產;羅馬尼亞更是個大寶藏,開采的礦產有近80種,包括鐵、錳、銅、鈾、金、銀、鉬等等。就連自然資源比較貧乏的匈牙利都藏有相當規模的鋁礬土,其蘊藏量居歐洲第三位。
????加上這些年從大明和蘇聯進口的各種稀有金屬礦,德國目前的資源儲備雖然談不上富裕,但至少不用發愁了。
????發動機問題解決了,轟炸機整體性能也大幅度提高,深得空軍喜歡,已經進入了量產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