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技術人員不斷的對魚雷進行改進,不過海軍卻對魚雷的最高速度并不滿意,希望能有所提高。
????當時意大利研制了一種航速高達50節的魚雷,倭國聞訊立即購進10枚,進行了發射實驗,發現魚雷高速水下運行的奧秘在于雷頭前部存在一個空氣空洞,減少了水中阻力(意大利并不是只會制造些奇葩武器,認真起來還是有不少借鑒的成果的)。
????據此,技術人員修改了魚雷純圓的雷頭,加裝了一個尖銳的小帽,使魚雷的航速達到了50節,從理論上計算甚至能達到60節!
????此外,當時倭國不能生產純氧的制氧機,因此特意從德國進口了制氧機,由長崎三菱兵工廠加以仿制,進行批量生產,裝備海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巡洋艦用純氧從氣體中提取,驅逐艦用純氧從液體中提取。后者的制氧機雖然較小,但是所產生的氧氣純度倒還不錯。經過一系列改進和準備,海軍魚雷學校于1935年在“鳥?!碧栔匮惭笈炆线M行了測試性發射,各項指標均讓軍方大為滿意。1935年11月28日,93式氧氣魚雷正式裝備倭國海軍。
????在二戰之前,93式氧氣魚雷稱得上是世界魚雷技術發展的登峰造極之作,它的各項指標都遠遠超越世界其他國家的同類武器。
????當時的倭國技術專家稱93式魚雷領先西方20年。
????由于成功實現了純氧助燃,使得魚雷動力大增,航程和航速都有了很大提高,在以最高航速50節航行時,航程達到了22000米,在以36節低速航行時,達到了令人咂舌的40000米!
????這個距離甚至超出了當時各國主要戰列艦的主炮射程。而且使用純氧也使魚雷的航跡非常小,十分隱蔽,不易被發現。由于主發動機是通過空氣啟動的,因此在發射的最初300~400米距離內還是有一條明顯的航跡,但這個距離和93式魚雷超遠的射程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除了航程遠,速度快和航跡小的優點外,93式魚雷的威力也是空前的,其裝藥量由89式魚雷的295千克和90式魚雷的400千克提高到490千克,大大超出了各**艦水下防護設計所參照的魚雷裝藥量,很難想象會有什么船能夠承受近半噸炸藥的爆炸沖擊力。所有這些優勢使得93式魚雷一經裝備,立刻成為倭國海軍的“獨門利器”,被列為最高機密,加以嚴格地保密,相關人員甚至連“氧”這個字眼都不準吐露,而以“第二空氣”或“特有空氣”來代替,謀求徹底保持機密。
????穿越者的不過是幾句話的事情。
????比如氧氣魚雷的氧氣比例,為了找出最正確的比例,倭國研究部門經歷了無數次事故失敗挫折,損失了無數技術人員,雅尼克一句話便指出來了。而且還對魚雷改進了一番,裝上了自家的“聲音自導系統”。
????按理說裝上這么多東西后魚雷內部空間非常緊張,不過德國技術部門將原本魚雷戰斗部的烈性炸藥換成空氣燃料炸藥。
????如此一來魚雷撞擊目標時推進器殘余高壓氧氣噴出形成空氣燃料炸藥粉末-氧氣氣團,再點燃爆炸,60公斤空氣燃料炸藥,等效500公斤tnt。其威力可輕松摧毀大型艦船,若在海水中近炸,即在海水中形成空氣燃料炸藥粉末-純氧氣“氣泡”,空氣燃料炸藥在氧氣中爆炸威力比空氣中爆炸強大得多,引爆后高壓水傳沖擊壓可打破舷側裝甲造成目標迅速進水傾覆。
????隨著潛艇艇長喬吉姆下達發射命令,一枚魚雷一頭扎進海水里,以五十節(約93公里小時)的速度向沖向15公里外的運輸編隊。
????五分鐘后,已經跑出七千多米的魚雷“聲音誘導機構”啟動,發現自己的航線有些偏差,魚雷的擺錘控制系統開始調整方向,對準運輸編隊。
????原時空中,當德軍投入音響魚雷初期引起了盟軍相當大的恐慌,因為這種魚雷會向長了眼睛般,專門盯著大噸位船只攻擊,當一條小船在一個大些的目標旁邊行駛時,魚雷會甩開小船,撲向噪聲更大的船。
????不過當發現這種音響魚雷的特性后,盟軍的武器專家們很快便想到了各種對策,總的思路是:“在己方軍艦不在之處制造更大噪聲,以擾亂視聽”。他們制造出的噪聲制造器投放后,誘使音響水雷經過一個又一個噪聲制造器直至脫離目標區,終于改變了盟軍被動挨打的局面。與此同時,同盟國加緊用雷達和聲吶對海底的德軍潛艇進行搜索和打擊。
????這也是雅尼克嚴禁潛艇部隊大規模使用音響魚雷的原因,畢竟一旦這種魚雷大規模使用,敵人很容易發現其特性,也就不算什么秘密武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