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麗莎白王后還是有些不敢置信道。“你真能舍得放下這些權利?”
????雅尼克笑笑道。“我要是能活個千百年長生不老,肯定會牢牢抓著不放。”如今的他總算是體會到了古代皇帝為什么那么熱衷于搜尋長生之法,甚至會窮盡一生追求長生不老藥。
????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秦始皇。在秦始皇晚年的時候,對于長生不老的追求到了有些瘋狂的地步,因此當時無數的方士聞風而動,都投秦始皇所好煉長生不老藥,以便騙取秦國的官位和財富。有一個名氣特別大的方士叫徐福,他自稱修仙有為的道士,能夠行氣吐納,并且可以煉制仙藥,說只要吃了他煉的丹藥,就可以成仙從而長生不老。
????徐福對秦始皇說在茫茫的東海上有三座仙山,分別是蓬萊、瀛洲、方丈;山上有神仙居住,藏有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聽了以后非常激動,為徐福準備了大量船只,還有淡水與糧食,還給了徐福3000童男童女,然后派徐福帶著這些童男童女數下海去尋找長生藥。于是乎,徐福只好下海去了,大家都知道根本沒有長生不老藥,徐福也就此失去了蹤跡。
????按照《史記》記載,徐福到了平原廣澤之后,便再也沒有了消息。倒是在后世的島國九州島佐賀縣諸福町有各種徐福登陸的文物遺址。
????傳聞當時島國也有一些原住民,但是生產技術水平十分落后。而徐福隨行的還有當時的大秦武士,以及醫生、工匠等人,相當于攜帶了中原的先進技術,在當地的原住民看來,徐福跟神仙也差不多了,徐福受到島國人的熱烈歡迎,并且就此帶著3000童男童女定居島國,繁衍生息。
????此后各朝各代的君王無一不對長生不老感興趣。甚至有些帝王不務正業,整天閉門煉丹就是為了能夠得到長生不老藥。雖然各種靈丹妙藥總是層次不窮,但幾乎毫無例外,大部分皇帝都落了個“死得快”的下場,要知道這些所謂“靈丹妙藥”中含有一些重金,如汞、鉻等等,這些物質很輕微用時,可以治療一些疾病,但長期服用,會在體內堆積,對身體有危害。
????而西方人同樣也擺脫不了長生的誘惑,比如北歐神話里的青春女神負責掌管能讓諸神保持青春的黃金蘋果。還有耶穌在最后的晚餐上使用過的圣杯,傳聞凡是碰觸過圣杯的人都能獲得永生。
????在宗教盛起的那段時間里,人們更加追求死后上天堂,畢竟天堂上比生活在人間爽多了,想啥有啥,想誰就是誰。有趣的是華夏的道教和佛教也有類似死后上天堂的概念(道家是上天,佛家是成佛),但是古人還是牧牧不倦的追求長生不老,看來華夏民族的骨子里不太信人死了以后還能怎樣怎樣;起碼不是真信,只是想哄自己信。
????而到了中世紀,西方人發展出了有名的“煉金術”。由于黃金不會腐爛也不會變色,人們就想通過服用黃金來獲得黃金不老不腐的特點,從而得到長生不老。
????華夏祖先很早就開始研究黃金和長生不老的關系。東漢魏伯陽所著《周易參同契》曾記載:“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由此可見,華夏古代道家和煉丹家對黃金的崇拜。《本草綱目》中也記載了“金器煮汁頻頻含漱”的方法,意思是用黃金制作的器皿煮的東西漱口,能夠讓人健康長壽。
????相對而言,這些嘗試方法還算安全的,至少黃金不溶于水,人們不會真的把金吞進去。不過在西方,畫風就不太一樣了。隨著煉金術狂潮的興起,人們開始致力于尋找可以飲用的黃金,但是因為黃金性質太穩定了,人們一直都沒找到能夠溶解黃金的溶液。直到1300年左右,一名煉金術師發現了王水(王水是由濃硝酸和濃鹽酸混合而成的,溶液通體呈現鮮艷的橙紅色,有著致命的腐蝕性)。
????依靠這種超強的氧化性,王水能溶解黃金,把黃金變成一種氯化鹽——氯化金(AuCl3)。
????黃金終于如人們所愿的變成了液體狀態,但是它還是不能飲用——這種氯化金有著強烈的腐蝕性,一口吞下去別說長生不老了,命還在不在都是個問題。
????可當時的人們不知道這些,這種金燦燦的溶液的發現鼓舞了他們,仿佛長生不老就在眼前了一樣。
????十六世紀時,一名叫帕拉塞爾蘇斯的術士開始大力推行這種溶液。他認為這就是讓人身體不腐不滅的良藥,甚至開始鼓吹它能夠治愈一切疾病、甚至能讓死者復活。實際上,它并不能復活死者,還有可能會燒壞死者的骨頭。對于活著的人來說,這種溶液不但不能帶來健康,還會引起嚴重的腎損傷,引起一種叫“黃金熱“的疾病。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漸漸發現長生不老是一件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不能與天地同壽,那至少要健健康康的活下去。
????要是現在是21世紀,雅尼克說不定會傾盡所有推動基因技術研究;可惜此時的生物科學也就剛剛敲開基因世界的大門而已,想要達到基因療法的科技水準,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也許是三五十年,也許是一兩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