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讓陸軍裝備FAL系列還是G3系列,雅尼克著實猶豫不決,琢磨半晌干脆拍板道?!癎3系列也生產。”G3系列可不止G3步槍這一款,而是一個槍族,原時空的HK公司在G3步槍的基礎上,通過局部的變換就擴展出包括沖鋒槍、輕機槍、狙擊步槍在內的多種變形槍,使G3系統成為世界上變形槍最多的槍械之一。
????比如如今德軍狙擊手開始裝備的MSG90狙擊步槍是從PSG-1狙擊步槍改進而來的。而PSG-1的基本結構與G3相同,使用了加厚的重型槍管而已。
????此外還有機槍型HK21通用機槍,其自動方式、閉鎖方式都和G3步槍相同,而且48%的零件可與G3的互換。不過因為裝備有MG3通用機槍,后世的德軍常規部隊對HK21基本沒興趣,這款HK21主要是外銷,德國國內裝備不多。
????而MG3機槍從五十年代開始一直服役到21世紀,也算是長壽,雅尼克也沒打算將其換掉。
????不過還有一種機槍,是必須得研發生產的?!凹犹亓值难邪l怎么樣了?”
????1861年,美國內戰爆發,居住在印第安納州的醫生理查德.喬丹.加特林經??吹角熬€運來的傷兵和遺體,戰士們慘痛的叫聲和驚人的傷亡率讓這位醫生備受煎熬。
????于是加特林決定做點什么,以降低戰場上士兵的傷亡率。喜歡機械設計的他產生了一個想法:如果有一種武器,只需要少量人員操作就能達到預期的強大火力,那么就不用那么多戰士上戰場了!
????這種機槍設計出來后,確實達到了用少量士兵輸出強大火力的目標,但人員的傷亡并沒有因此降低。相反,它成了歐洲國家殖民擴張的工具,1867年英國軍隊入侵祖魯王國時,便攜帶了加特林機槍,短短幾個小時就擊敗祖魯軍隊。從此加特林機槍名聲大噪,被歐洲軍隊廣泛使用,輕松掃平各種抵抗。
????直到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馬克沁機槍的問世,加特林機槍的某些缺陷被無限放大。在馬克沁簡潔明了的射擊方式面前,搖動手柄的加特林就像個爆爆米花的,笨重、復雜、難以控制(射手搖動手柄必須保持勻速,一旦搖動過快就會卡彈,可在戰場緊張的環境下,機槍手會經常殺紅眼,瘋狂搖動手柄)的弊端暴露無遺,加特林就此被擠出戰爭的歷史舞臺,失去參加一戰和二戰的機會。
????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航空業強國普遍裝備了噴氣式戰機,戰機速度越來越快,纏斗中留給飛行員的“射擊窗口”越來越窄,空戰節奏加快使得慢速的大口徑航炮越來越難以適應,傳統的單管機槍則難以打出足夠的彈丸對敵機造成毀傷。為了增加在近距空中纏斗中的勝算,美國空軍啟動了“火神計劃”,由通用電氣公司負責研制一種超高射速的自動武器,利用一百年前的加特林原理,研制出M61“火神”航空機炮。
????而且通用電氣公司解決了加特林機槍的兩個技術難題。一個是動力,使用電機作為動力,保證了武器的轉速一致,不受人情緒的影響。
????除了動力,還有就是輸彈方式,加特林機槍由于結構的特殊還有高射速,無法使用彈鏈供彈,原來的加特林都是使用彈匣,子彈是靠自由落體運動往下運動,而在空戰中,戰斗機的機動幅度非常大,依靠自由落體運動不可能保證供彈的可靠性,因此研發出了無彈鏈供彈方式。
????高氵朝出現在60年代,美軍擁有龐大的直升機部隊,十分倚重其運送人員物資。但在直升機起降和懸停階段很容易遭到叢林中游擊隊AK和RPG的襲擊。若用M60等普通機槍對敵軍進行壓制射擊,因彈著點不夠密集而打擊效果不佳,射擊過久還容易導致槍管過熱與卡彈。
????較小型的M134轉輪機槍恰恰解決了槍管過熱與彈著點密度的問題,頓時成為反游擊戰的“利器”,博得了“minigun”的雅號。加特林也從戰斗機跨越到了直升機甚至車載平臺,徹底完成了逆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家族。包括有30mm、25mm、20mm、12.7mm、7.62mm和5.56mm多種口徑,武器的射速從每分鐘300發到每分鐘10,000發不等,槍管數有7根、6根、5根、4根和3根。尤其是6管7.62mm口徑的M134“迷你炮”機槍,被廣泛裝備,用于攻擊機、直升機、武裝車輛和艦艇。。
????聽到雅尼克的問話,負責研發新型加特林的毛瑟公司負責人小毛瑟恭聲道。“殿下,您吩咐的無彈鏈供彈方式和驅動電機已經研發完成,隨時可以投入生產?!闭f著揮揮手,一旁的助手們麻利的動手拆開帶來的箱子,開始組裝起來。
????很快,一挺M134轉輪機槍被架立在射擊臺前。
????看到雅尼克點點頭,負責試射的助手拔開電機開關,按下開火按鈕。
????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