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在瓦胡島海域的德軍艦隊,通訊員向海爾曼司令匯報道。“司令,我們的驅逐艦在東北五十公里海域處發現可疑信號,疑似是敵方潛艇。”
????“這些蠢貨,來送死么?”海爾曼司令冷笑一聲,隨口吩咐道。“擊沉他們!”此時能出現在這里的除了美軍潛艇還能有誰?
????一旁的副官開口道。“看來是支援瓦胡島的美軍潛艇,也許是給他們送來淡水凈化器材的。不過正好拿來試試我們最新的聲吶系統。”
????1912年豪華巨輪“泰坦尼克”號與冰山相撞,以及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極大地促進了民用和軍用聲納的研制和發展。第一部反潛聲納的問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但當時由于理論和技術上的不完善,這種水聲回聲定位系統的性能很不可靠,因而在對付德國U型潛艇的威脅方面尚未作出貢獻。
????聲吶的研究并沒有因為一戰的結束而終止,直到1935年,德、英、美三國又研制出了幾種較為實用的聲納,1938年,聲納設備開始在美國批量生產。在原時空的二戰中,幾乎所有的軍用艦船都裝備了聲納系統,并在海戰中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當時交戰各方損失了一千多艘潛艇,絕大多數是被聲納發現的。
????“報告,敵人的驅逐艦在正在高速逼近!”水下的美軍潛艇內,潛艇聲吶員靜靜的聽了幾秒后立刻向一旁的托馬斯艇長匯報道。剛剛他們也發現了遠處巡邏的德軍驅逐艦,雖然及時下潛,可顯然還是被對方發現了。
????“下潛至30米,航速降低到3節!減小噪音!”隨著托馬斯艇長的命令,潛艇內關閉了一些不必要的設備,用來減小潛艇在海里發出的噪音。不過這些發出的噪音可以說是無足輕重,潛艇的發動機以及螺旋槳推進器發出的聲音才是主要噪音來源,除非關閉所有的動力系統,否則對方發現他們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可他們也不能關閉所有的動力系統,到時候水面上的敵艦沒有離開的話他們的處境就會更加危險。
????海面上,一艘德軍驅逐艦已經接近了這片海域,艦橋上艦長下達了命令。“開啟主動聲吶!把這只老鼠揪出來!”
????聲納技術按工作方式可分為被動聲吶和主動聲吶兩類。簡單來說動聲納只有耳朵,聽水下的各種聲音,只能估算出目標的大致方位。而主動聲吶多了張嘴,用嘴喊出聲音,用耳朵接收回音,以此判定目標距離。這兩種有各自的優缺點,主動聲納測準點,但容易暴露(水面艦艇打開主動聲納就等于是向水中的潛艇大喊:“喂!哥們,我在這里,我的位置在這里,你聽清楚了嗎?”。反之亦然);被動聲納隱蔽點,但測不準,后世的核潛艇相撞事件,顯示被動聲納技術仍然存在問題。
????對于水下的潛艇靜航時發出的噪聲較低,被動聲納是無法分辨潛艇和海中噪音的。而主動聲納可以,因為主動聲納靠特定回波定位。一般來說,只要潛艇不著床(沉到海床上),主動聲納都能有效的對潛艇進行定位。
????德軍驅逐艦開啟主動聲吶,開始向周圍海域發射中頻段聲波。
????超聲波分為低頻,中頻和高頻三個波段,其中以中頻的抗干擾能力最好,使用中頻超聲波進行主動探測時,可以有效的對潛航于海水中的潛艇進行成像。低頻段和高頻段的超聲波要么距離遠但精度差,要么精度高但距離近,總不如中頻那么合適,既有良好的距離,又有良好的精度。
????但很可惜,這個頻段也是大多數海洋生物的生理頻段(如海豚,鯨魚等大型海洋動物都依靠中頻聲波回聲定位進行導航和捕食活動等),雖然二戰后期及戰后一些國家裝備過中頻主動聲納,但后來發現,該聲納的使用導致了大量依靠回聲定位巡游的海洋生物的致盲、內出血甚至喪命,一些海豚或鯨魚游到陌生海域擱淺,甚至沖上海灘(也即人們認為的集體自殺)。因此,聯合國有關動物保護組織為了保護這些海洋生物的安全,制定了相關措施,所以,在全球輿論的壓力下,各國軍方均放棄了中頻聲納的裝艦使用,甚至一些國家連高頻聲納都逐步取消了。
????可惜現在是你死我活的戰時,沒人會關心那些海洋動物安危。
????乒!乒!乒!
????密集的聲波打在美軍潛艇艇殼上,聲吶員慘叫著摘下耳機。
????空腔效應將這個聲音放大,潛艇里的水手們都清晰地聽到這個可怕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