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化苦笑了一聲卻沒回答,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徐憲成。
????徐憲成當即給李信解釋了其中的情況,李信雖現(xiàn)在在工部掛職,可實際上并不算真正的官員,而且李信平日除了當徐憲成的助手外,更多是在負責實際的具體工作,就連工部衙門也不用去,自然不清楚官場中的彎彎繞繞,有些事他不清楚也是正常的,可徐憲成卻不同。
????徐憲成不僅是工部員外郎,更有監(jiān)察御史的職務,此外他還是翰林院庶吉士,更是復社創(chuàng)始人之一。復社又被稱為小東林黨,所以他的官職雖然不高,可在清流中地位卻不低,有些消息外人或許不知道,他還是知道的。
????現(xiàn)在朝廷看起來似乎做了許多事,可無論是撤裁驛站還是征收遼餉實際上并沒起到什么作用。相反,這些措施的危害性極大,前者因為驛站的撤裁導致各地驛站遣散的人員達到了數(shù)萬人,而這些人失業(yè)后更造成了許多地方不穩(wěn)定的因素。
????至于后者,遼餉的開征雖然有先例,早在天啟年魏忠賢就打著遼餉的名義在江南開征商稅。如今遼東軍事需求,軍費嚴重不足,再征遼餉看起來沒什么問題,可問題在于這遼餉開征的對象卻不同。
????當初魏忠賢是盯著江南士紳大戶和商人弄來的錢,而且主要是對大明富庶之地開征。而現(xiàn)在所謂的遼餉卻是對于普通百姓,同時征收的群體也不限于江南一地,直接擴大到了全國各省。
????如此區(qū)別顯而易見,這些操作下去先不說能不能弄來錢,就算能弄來錢又有多少可以用到實處更是兩說。
????其他暫且不提,僅僅是工部這邊徐憲成就有絕對發(fā)言權,自崇禎皇帝登基后,工部各處的開支銳增,以前明明能用一百兩銀子辦到的事現(xiàn)在花二百兩甚至三百兩都不一定能辦成。
????花的銀子數(shù)額翻了幾番,可落到實處的反而比之前的卻少了許多,其中每過一道手這銀子就少了幾成,這究竟是怎么回事,上上下下心照不宣。
????徐憲成對此很是看不慣,雖然他也缺錢,要知道徐憲成進京趕考的時候身上并沒多少銀子,這還是姐姐姐夫資助的,中了進士當了官,徐憲成也不富裕,要不也不會住在這樣普通的小院中。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徐憲成不是食古不化之人,可作為讀書人他心中依舊有那么一份堅持,當初游學的時候,徐憲成在南京交友廣闊,如今又在工部為官,掌控著虞衡清吏司,他如果想要弄銀子機會大把。
????可到如今,徐憲成從未以權謀私借職權私下?lián)七^一文錢,除去自己俸祿和官場上正常的“孝敬”外,徐憲成從未起過貪心。
????不過有些時候徐憲成也是無奈,想徹底出于污泥而不染,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更何況整個官場都是這樣,其他官員上下其手,你卻潔身自好,就成了官場中的異類,反而被人排斥和防備,所以徐憲成也只能持有自己的初心罷了,對于許多事雖看在眼中心中更是明白,卻又無能為力甚至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初陽兄此去遼東,小弟實在是羨慕,說句心里話,如不是袁督師點名初陽兄,小弟還真想替初陽兄去呢。”徐憲成說著不由得搖頭嘆道,望著孫元化極為感慨。
????孫元化明白徐憲成為什么會這么說,更知道自己這個好友心里的苦悶。和其他官員不同,年輕的徐憲成是一個有才華也有抱負的人,雖然他現(xiàn)在的官職并不低,而且又屬于清流,正是受朝廷重用的時候。
????可現(xiàn)在的朝廷風氣著實不怎么樣,表面上來看自魏忠賢垮臺后朝廷展現(xiàn)出一副中興氣息,可實際上情況并不如此,其他的暫且不說,就說朝政吧,許多事明明聽起來看起來不錯,但真實情況卻差強人意,甚至還不如魏忠賢當政時候呢。
????面對這樣的情況,在京師的確不如離京的更好些,之前就有聽說外派徐憲成離京的想法,不過后來這個事不了了之了。
????之所以會是這樣,還是要提到薊遼督師袁崇煥,其他人不清楚孫元化卻是知道的,因為孫元化是袁崇煥點名要的人,也算是袁崇煥的親信,所以有些情況比外人更為清楚。